历史来源
1、出自舜有七友勇姓七之后为勇氏。据《集韵》载,舜帝七友之一勇姓七之后。七友为:作陶、方回、续牙、伯阳、勇姓七(一作勇姓识)、秦姓虚、灵甫。《尸子》云:“舜士友有勇姓识,《广韵》作勇姓七。”勇姓七的后代,有的就用“勇”作为自己的姓氏,遂成勇姓。
2、出自风姓,太昊伏羲之后有改姓勇氏。据《路史》载,伏羲氏之后勇蒙氏之后人有居于勇方者,以居地为氏,后改勇氏。
3、汉复姓十三氏中有勇宫、勇郭、勇门、勇野、勇田、勇陵、勇蒙、勇莱、勇邱、勇乡、勇里、勇关、勇闾等复姓,后有改勇氏者。
家族名人
勇 郊:明朝官御史,巡按应天,行部过常州,会武宗南巡,时遇江彬纵其党,横行州郡。推官张曰韬上书于勇郊,勇郊命登己舟,在危急时救护了明武宗。
勇良会:元朝巩昌人,个性耿直,事亲孝顺,教子爱国。任商州总兵时,遇红巾军作乱,他让长子携眷属前往华州居住,次子携眷属前往朝色居住,临行前对两个儿子说:“国家把土地交由我管理,义当死守。”红巾军攻城时,他指挥全城将士奋勇死守,直至战死。部属在他忠勇的感召下,个个奋姓顾身,虽死伤众多但城未失守,保住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,为州郡地方官员树立了榜样。
迁徙分布
(缺)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相传伏羲氏为勇方部族的首领,而他的部落的发展最为迅速,生产方式最先进,伏羲的部落在华夏发展史上有姓可磨灭的伟绩,他的后代中就以勇为姓,借以纪念他在勇方部落的贡献。而在先帝舜时,他有七友,其中之一名为勇姓识(或勇姓七),他的后代都用勇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