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尝北梨

葛天民 葛天民〔宋代〕

每到年头感物华,新尝梨到野人家。
甘酸尚带中原味,肠断春风不见花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每到边境就怀念中原物产繁华,为了品尝新梨来到乡村百姓家。
新梨酸甜可口还带着中原滋味,愁断肝肠却看不见春天的梨花。

注释
北梨:北方出产的梨。
物华:物产,风景。这里指中原的土特产。
野人家:乡下人家。野人,农村乡民,寻常百姓。
中原:指北宋故土。
肠断:断肠;谓边头景物萧条,令人伤感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郑竹青,周双利主编·精装中华诗词经典 第4卷:学习出版社,2010.03
2、 陶文鹏主编·宋诗精华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.01

创作背景

  诗人在淮河之边,尝到了北方的梨而触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,从尝北梨,想到沦亡的中原国土,写诗抒怀明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郭荣光主编·历代名诗大观:山东文艺出版社,1992.02

赏析

  这首诗通过在淮河边尝到中原梨子,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亡的哀思。

  诗人在淮河岸边吃到由中原贩运过来的梨子。他尝着那甜中带酸的既陌生又亲切的滋味,遥望着河对岸迷茫的、可望而不可即的故国土地,油然生起无限的怅惘之情。爱国的抒情诗歌,固然必须有激昂慷慨、雄浑悲壮之制,如陆游、辛弃疾的那样;同时,又不妨有平易切近、细腻婉约的一路,如葛天民的这首绝句。它们同样能够唤起读者的爱国深情。说它平易切近,是因为诗人的感触是由眼前的一件小小物品——北梨而生起,而只要稍知北宋、南宋两朝历史的人,都不会觉得此诗艰深难解。

  至于说它细腻婉约,则要稍费一点分析功夫。这四句诗,第一句是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尝北梨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表达了诗人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。此诗首句写在边境怀念中原特产;次句写在乡农之家尝到北梨;三句描述北梨中的“中原味”;末句则是故国不可往的哀思。整首诗始终紧扣“尝北梨”的题旨,使感情的抒发依托在叙事咏物之中,不作赤裸的呈露,产生了含蓄蕴藉、余味曲包的审美效果。

葛天民

葛天民

葛天民,字无怀,越州山阴(浙江绍兴)人,徙台州黄岩(今属浙江)曾为僧,,字朴翁,其后返初服,居杭州西湖。与姜夔、赵师秀等多有唱和。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,有《无怀小集》。 108篇诗文  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念奴娇·过洞庭

张孝祥 张孝祥〔宋代〕

洞庭青草,近中秋,更无一点风色。玉鉴琼田三万顷,着我扁舟一叶。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(着 同:著;玉鉴 一作:玉界;明河 一作 银河)
应念岭海经年,孤光自照,肝肺皆冰雪。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。扣舷独啸,不知今夕何夕!(肝肺 一作:肝胆;短发 一作:短鬓;沧浪 一作:沧冥;尽挹 一作:尽吸;岭海 一作:岭表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小雨

杨万里 杨万里〔宋代〕

雨来细细复疏疏,纵不能多不肯无。
似妒诗人山入眼,千峰故隔一帘珠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宿灵鹫禅寺

杨万里 杨万里〔宋代〕
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
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